纵横书库|纵横动漫|小说排行|纵横书讯|作者专区|个人门户|纵横社区|VIP充值

作者无罪控告中国最大的网络文学网站起点中文网,掀起了被誉为“中国网络文学第一案”的普遍关注。起点中文网深陷“伪书门”,激起网上大讨论。

但事实上, 早在2004年,中国图书市场就已经闹过一回“伪书门”事件。据当时媒体报道,美国有一本著名的书叫《没有任何借口》,作者是美国人布瑞斯•巴勃。但是,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引进这本书时,却发现中国市场已经有一本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的《没有任何借口》,而且销得很好,据说突破了200万本。

《北京娱乐信报》曾报道,机械工业出版社版《没有任何借口》作者叫费拉尔•凯普,而通过美国出版商协会却无法找到这位作者资料,即使是亚马逊书店也找不到这本书;机械工业出版社版《没有任何借口》封底印出的《纽约时报》书评更是无稽之谈。

于是,围绕“伪书门”事件,各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伪书”出版社坚称采用“编译”方式出版《没有任何借口》,并没有原文翻译国外的著作,很多内容是自我创作。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则指出所谓美国人费拉尔•凯普,其实是个假造的人,“伪书”的行为根本就是利益驱使的结果。

此时外界的意见基本站在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边。认为“伪书”行为既不道德,又不合法。一些观点认为,自1992年3月17日起,中美两国国民的知识产权在双方国内受法律保护。中国在1992年10月加入了《伯尔尼保护文学艺术作品公约》,因此,“伪书”已经违法了我国著作权和知识产权相关的法规。而另一些观点则认为,在明知作品已经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情况下,使用与作品的名称、标题一致或极相类似的行为,从而造成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作品或该作品的续集而进行了购买。即此混淆足以造成消费者的错误购买行为的,可以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虽然“伪书”并非法律承认的概念,但伪书作为商品,可以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消费者权益。伪书大致相当于假冒伪劣商品,侵害的是消费者的知情权与公平交易权。

而持不同观点的一方则认为,仅书名相同,内容不存在抄袭,不构成侵权。法律允许作者署名或不署名,或署笔名、假名。伪造评语也无法按照商品的“假冒”或“欺诈”来判定,很难追究出版者的法律责任。

最后,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没有任何借口》等19种图书,经新闻出版总署专项检查后被认定为“假书”。当时的《北京娱乐信报》是这样报道的:“‘内容先不去说,它是欺诈!’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在日前举行的‘坚决制止虚假图书营造诚信出版环境’座谈会上,尖锐批评出版界大社、名社、优秀社参与其中:‘这哪里是在做书?是奸商行为!’他用‘无耻至极’一词,传达了全国文化界和出版界对此事的愤怒:‘是精神文化上的空虚导致造假。精神文化上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邬书林说,这些行为违反《出版管理条例》、《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欺骗了读者,严重损害中国出版界声誉。因此,‘总署态度鲜明,就是‘严罚铁律’四个字!’”

同一篇报道显示:机械工业出版社已全面整改:出版该书的机工社经济法律分社一年内不能启动新的引进版项目;所有库存《没有任何借口》封存,各书店该书全面下架;对出版该书的分社社长进行了经济处罚,同意其辞去分社社长的职务。

作者无罪起诉起点中文网事件,和几年前在图书市场发生的“伪书门”,比较类似。无罪的《罗浮》去年12月1日就在开始在纵横中文网写作,目前已经完成130多万字,并且已经在网络文学领域获得了很多认可,总点击超过2000万次。而从今年4月,中国最大的网络文学网站起点中文网,忽然冒出一篇《罗浮》,只有136000字,内容先是讨论如何在起点众多作者中混出头的讨论贴,后来又改成小说。署名是不知为谁的黄鹤九曲。问题是,这样的内容的东西,居然在起点是A级签约。不仅如此,起点中文网花重金在搜索引擎上买了最好的位置,其动机非常可疑。

当然,其中一个较大的区别,就是起点的“伪书门”纠纷发生在网上,而几年前前的纠纷是平面出版领域。但前车之鉴似乎没有让起点在意,这家中国最大的网络文学网站会不会重蹈几年前“伪书门”不光彩的下场呢?

Copyright© 2008 www.zongh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幻想纵横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52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15]2368-459号

作者发布作品时,请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均属其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