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在大运河上抗击侵略者的故事、这是一个草根英雄步步崛起的故事、这是一个从农村抗战头领走向红军队伍的故事。洪锋说:“我只想父老乡亲们不被饿死、我只想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贝不被侵略者抢走、我只想让这世上再没有土匪和鬼子横行!所以,兄弟们跟我一起操起家伙,在大运河上好好干一场吧!哪怕将来我们粉身碎骨,至少我们轰轰烈烈过!”
1937年,日本侵略军全面侵入中华大地。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成为侵略军最便利的掠夺水上要道,为此日军派遣大量兵力占领沿岸数个重要港口。微山县,作为重要港岸,进驻大量日本侵略军。他们带来的不仅是残暴的统治,留下的更是一具具血肉模糊的尸体。当中华人民将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奴隶的时候,当中华大地四面楚歌之际,一批批铮铮铁骨的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奔涌而出。而运河边上,也有这样一群平凡的人们,做出的却是不平凡的事。张兴怀,一个个普普通通运河边上生长起来的船号子,逃劳营,斗鬼子,夺枪械,在微山湖边自发建立抗日武装根据地。在与鬼子斗争的过程中,因与中国共产党的几次接触,深深受到吸引,从而加入中国共产党,演绎出激昂的一生!
苏阳放弃科考,离乡远行,只求眼见之处,无有饿殍,可是却没想到出行一路,所见之处,百姓饥瘦,无有温饱,遂发现南方多粮,北方干旱,陆路难运,多有匪患,又有商家争相抬价,百姓有钱无粮。顷尽家财,却是大海填沙,于事无补。百难之时,苏阳邂逅了陆氏商行的少东家陆清霜,终于发现,只要开通水运,让粮食沿大运河而下,百姓便不会受粮食所困。 苏阳百思之后,欲往京师,以一己之力,劝说天子开水运大关,通商运粮,以救万民。
看着父亲冷冰冰的尸首,她不信父亲会对货物做手脚,更不信什么畏罪自杀。奈何没人信她。无依无靠,为葬父沦落街头卖身。这时候陈清羽再次遇见了她。父他葬,人他买。别人当她是草,只有他把她当宝。可当真相从他的嘴里说出,她不信也得信:对自己千般宠爱的丈夫,竟然是杀父仇人的儿子。不忍心下杀手,可又怎能在知道真相后再与仇人共枕?生过孩子后连夜出逃,跌跌撞撞掉入河里。昏迷之际,眼中浮现的却还是那个在码头冲着自己微笑的翩翩少年。一切若只如初见,那该多好。
这是一部表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伊始,运河沿岸普通居民如何拼搏的长篇小说。作者以王运生为代表,刻画出了运河人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如何依托运河不断改变自己的生活。情感与现实,挫折与追求,痛苦与快乐,传统与变革,努力与机遇,阴暗与善良,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现了运河人从改革开放到一带一路大发展历史进程中走过的传奇而又曲折的道路。
永乐年间,永乐帝下令开凿会通河,为迁都北京做准备,反对迁都的臣子全力阻止阻拦会通河的疏浚。生长会通河畔的少女郗浮薇,因父亲不知会通河将开凿,投资失误,家境败落,且面临无情族人与渣男未婚夫的迫害。在前来巡视的锦衣卫沈窃蓝帮助下,进入大户邹家做女先生,从而一脚踏入疏浚会通河的争斗漩涡。太子妃娘家外甥沈窃蓝代表的锦衣卫,忽然上门的邹家远房外甥欧阳渊水代表的东厂,以及看似善良无辜却受命言官潜伏最深的女先生姚氏……三方势力为了各自的利益,围绕疏浚会通河之事,展开了激烈的交锋。身不由己入局的郗浮薇,在无形的刀光剑影中飞快成长,最终与沈窃蓝联手,挫败了所有阻拦者的阴谋,保障了会通河的疏浚,也在并肩作战中两情相悦,最终喜结良缘。
乾隆年间,北方大旱,十六岁的少年流落街头。为了报答三碗清粥的恩情,他拜忠义粮行掌柜为父,得名石远承,从此学习粮商之道。此时天津卫各大粮行趁火打劫,石远承建议从南方运粮来缓解北方灾情,不料却惹恼了当地几大富商。天津卫大户刘家勾结官府,处处刁难忠义粮行,却被有勇有谋的石远承一一化解,忠义粮行自此在天津卫站稳脚跟。此后头脑精明的石远承利用运河漕运之便利,左右逢源,终将忠义粮行发扬光大,成为一代漕运大亨,亦是天津卫首屈一指的商贾传奇。
黄河决堤开封,灾情严重,朝廷从苏州、扬州等地抽调的赈灾物资因洪流被困。念及灾区危极,朝廷命扬州重新筹款筹物质。筹款遇阻,同知的养女王妍挺身而出,以暗自帮忙运送私货的条件按时筹到银两、物资。漕运夹带私货在灾后风行。朝廷震怒,扬州大力整顿。三大经商家族受创,扬州经济萧条。恰好皇帝征军饷,扬州筹银困难。商户以用运河调运自家商品为条件认捐。上震怒。而后北方盐价过高,百姓吃不起盐得病引发哄抢暴乱。王妍和周韶华暗自合计,私下答应商户,利用自己身份之便帮着运货。之后经济复苏,震动朝野,经过艰难困苦、多番努力之后,圣上颁发圣旨,准许在不影响朝廷粮饷及军需运输之外,付费商运。至此,南北物资调运更加便捷,国富民强,扬州更达到经济鼎盛时期。为此奋斗的王妍和周韶华也收获了自己的前程和爱情。
*本次征文活动最终解释权、发表权、文章版权均归纵横中文网所有。